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紫砂艺术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封面人物
  热门标签: 书画 吴冠中 收藏 专访 北京 上海
 
  主页 > 名家专访 >
 

陈雨:始终好奇

时间:2021-09-02 09:24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佚名 点击:

陈雨

找了个机会,何勇淼(人可艺术总监)特地从杭州跑到北京,和陈雨深聊了一番。

他希望陈雨能再往前走一走,因为他看到了极珍贵的“创作力”

陈雨听了进去,于是孤身前往景德镇,一待就是八十八天,除吃饭睡觉便沉浸创作,千余件新作很快顺势而诞,惊艳众人。

近日,这千余件瓷板、瓷盘、镶器、陶塑等作集体亮相杭州人可艺术中心“1001个毕加索——陈雨陶瓷艺术大展”。它们直接迅猛,情绪表达和笔触流转都如迅雷般直抵人心,加上色彩的绚烂与丰富,及无穷尽的搭配之功,使其充满无以言说的视觉魅力,初见简直有目眩之效,然若深详,则又会发现乐趣无穷,画作每笔之下和雕塑不同角度之中均内蕴着艺术家持续耕作多年的心得与修为。精心设计的六个独立主题空间于节奏、氛围、展陈等方面已达专业美术馆效果,沉浸式布展更为观者提供全息式观展体验。

1001个毕加索——陈雨陶瓷艺术大展

策展人 :何勇淼

时间 :2021年8月15日 - 11月15日

地点 :杭州市下城区中山北路1号人可艺术中心

开放 :周一至周日10:00-18:00

展厅现场

这听起来,似乎是一个艺术机构和艺术家互促的优秀案例,但本质却可看做一位艺术家始终试图回归原点的自我救赎之途。

逼自己不断突破的,终究还是自己。

某个时刻,我挺羡慕陈雨身上这类纯粹单一的快感,如同儿时某些似唾手可得的幸福。渐长大,愈稀缺。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若视艺术为一场个人修炼,陈雨大抵命轮已醒,正逐步迎来澄明顶峰。‍‍

“1001个毕加索——陈雨陶瓷艺术大展”现场

以下源自陈雨的讲述,经确认后发布,以便大家更好地理解他和他的艺术。

无 界

‍这批新作,是我第一次真正涉及“陶瓷”这个领域。

它的可能性太大了,完全可以糅合所有艺术品类:‍‍绘画、雕塑、设计、版画、印刷、水墨等。‍‍中国传统艺术里,目前保存最好的就是陶瓷。今天,这个包罗万象的系统已成为世界语言,‍‍我能有契机进入其中,‍‍实是某种天时地利人和,它似在无形中给我注入了某种能量。我特别乐意在里面‍‍继续玩,也相信可以玩很久,但我还有很多功课要做,这其中的很多可能反复刺激我。‍‍‍‍‍这批创作可能有些不成熟,‍‍但它们恰是最佳的时间记录者,珍贵且不可复刻。‍

在景德镇的八十八天里,我做了很多作品,却依然保有好奇,源自陶瓷内在魅力的吸引充满不确定性,创作由此成为一种修行。它会修订我的很多认知,就算失败也会告诉我出错的缘由,‍‍因此很容易接受。‍

但我一到景德镇就找了经验丰富的师傅学习技术,故失败率偏低。陶瓷雕塑和普通雕塑不一样,如到一定高度和尺寸必须要做结构支撑,‍因为泥巴会塌;要在隐蔽处开个小口,因为泥巴烧制时水会蒸发,‍‍要有漏气口让气泡散发。‍我去之前完全不知道这些‍‍,但要打破圈子,就必须付出代价‍‍摸索它的特性,以及付出时间去研究。‍

再如温度。开始时不想太光亮,就选择了中温,窑变颜色有限,但温度太高了也不行,‍‍技术辅助必不可少。‍‍釉下窑‍‍‍最有魅力就是它的不确定性,‍这种不可控的微妙吸引我,因为我本身就对‍‍充满变数的不确定未来引发的创造力和可能性最感兴趣。‍

那段时间景德镇雨水特别多,‍‍在等泥巴干的过程中我又接触了瓷板画,即在已烧制成的瓷板上作画,再用低温烧制,属于釉上窑。它和绘画接近,‍‍技法或颜色可以直接看到,最后的效果也基本一致。

这类对质感变化的‍敏感需日积月累,‍‍即持续保有对材质的好奇。它可以分解成多种:水墨画中纸与笔、墨、水之间的变化;窑变时釉和火、泥之间的变化等。这么多年我一直琢磨这个,‍‍所以对一些材料的应用就特别感兴趣,也正是在这些关系中慢慢找到了自信。它为我打开了一个可能性,并且‍‍确实到目前为止,依然对我有特别强烈的吸引力。‍

‍这种兴奋感在持续。‍接下来,‍‍我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拓展,如能否用这种‍‍感觉或材质做些其他的创作;哪些可以不用,哪些可以优化,哪些则可以提升,当然最后的落地可能会失望,但我也做好了准备。毕竟这是一条新路,太固执就会掉进另一个坑。‍‍所以我要调整很多方案,从而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做无限的事情。

“1001个毕加索——陈雨陶瓷艺术大展”现场

无 用

‍‍我读研究生时,曾花了一年时间做各种材料的探索,直到第三年才进行创作,也就此找到了明确的方向。‍‍所以读研这三年,基本都在做看起很无聊的事情,但‍‍很有效,这个过程其实无法避免。今天大家看到我的作品似乎什么颜料都可以用,这都和之前‍‍这个过程有关。当时研究或探索时可能没用上,但日积月累,我慢慢就知道这个颜色怎么调出来,它和哪些颜料可以混用或不合适等,下次用的时候就能一下子得出最佳答案。

每个人都在心里或脑里进行着‍‍知识的储存,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用到。‍这很像职业篮球员,‍‍每天训练几千次,就为了最后能投出那个致胜三分球。艺术家是实践型的,‍‍‍‍手上功夫马虎不得,‍‍我很享受、也很愿意做这个事情,因为‍‍有自己的温度在里面。哪怕只是几笔或几抹颜色,都是我‍‍长期积累的思考。‍

虽然我很强调绘画性,也尝试多媒介突破,但自我认知很‍‍明确,即打破定位不设限,我就是一个艺术家,不会局限在水墨或油画,又或是陶瓷,它们都只是媒介或材料之一而已。如‍接触水墨画这么多年,我对宣纸上用水墨材料画画的感觉始终着迷,此种千变万化是画油画无法体会的,每种材质或技术特征都有独特的一面,若深浸其中,就会乐趣无穷

但我也很注意在不同阶段‍‍转换频道,如现在做陶瓷,同时也会思考水墨或空间。‍因为只有一直思考才会进步,如果一个问题‍‍长时间解决不了,换个环境或放一放,可能突然间就‍‍解决了。‍这个过程中,我对艺术的思考其实是更多了。‍

做艺术,我有自己的底线。即不与政治对立,不向市场妥协。现在诱惑太多了,‍艺术家要很坚定‍‍才能不被诱惑。‍‍我没有违背自己的初衷,‍这不是清高,而是很清楚自己要什么。我常想,做艺术到底是为了什么?‍不断的反思,不断做减法,这就是我的修行。艺术带给我的思考就是真正的安宁。‍如果‍不创作,我的心里会慌。好像,它就是我生命的方向盘。尽管这种修炼是无底洞,永远‍‍也不知道哪里是尽头,但让我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并‍‍特别有激情地去做。‍

艺术已经成为我的信仰,‍‍成长过程中若有缺失将很可怕,它陪伴我去做自己,并让我清醒地‍‍活在当下。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但都会通过不同渠道追问生命的最终价值。‍‍其实我一直不是很明白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但起码有艺术让我一直追寻。或许,某些终极问题要到生命终点时才会想通。‍

“1001个毕加索——陈雨陶瓷艺术大展”现场

他 山

2019年,我选择用油画的方式临摹了毕加索的陶瓷作品,画了‍‍一百余张,期翼以我的绘画方式‍向他学习。后来看了他的纪录片,意识到他其实也在持续实验。‍‍

我常想,为什么毕加索的画好看?因为他做了很多本体性工作,如空间、数据、体积等最实用语言本身。有时我们会‍‍过多追求情感或观念,反而忽略了最基本的绘画支撑点。‍

‍源起对材质的强烈兴趣,在慢慢解读毕加索的过程中,我试着将陶瓷与绘画结合,并尝试各种变化。‍陶瓷是立体的,且平面需自然融入立体,可见毕加索的整体应用多么自如,这背后是他从二维到三维的‍‍反复研究和‍‍对空间体积的深刻理解与准确表达。‍因此,他对“如何去画”特别清晰‍‍‍,‍‍这点我在他的作品里体会很深。‍

‍而且他对素材的应用也特别讲究。我看过他的陶瓷,基本就是黑白两色,类同中国的阴阳,这种黑白转换关系‍‍被他处理的特别迅捷,‍因为‍他‍‍非常清楚一笔下去的逻辑与效果,这种“明白”就慢慢养成了一种高度自信。‍所以,这是方法论或某些共性的问题,即人类所谓的共同语言。‍‍

作为一名艺术创作者,如何在学习他者优秀语言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语言是关键。我也模仿过很多大咖,后来慢慢感觉到不能这样,‍‍既不符合自己,也无法真正共情,使用别人个性化的东西对我而言是无效的,保留个性的前提下找到共性才有用。‍

因为‍情绪是主观的,需要共性的支撑,而绘画必须通过媒介和手段落地执行,否则无法成立。大师们研究一辈子的很多经验值得我受用,所以我一直在考量方法论,不会停留在某个技法、某类材质、某种表达方式等小技巧上。‍艺术家必定是综合性的,因为艺术本身就是综合‍‍修养,‍毕加索从来没说自己是版画家或油画家‍‍、雕塑家,这些都是外界赋予的标签。我应该也是这样,就是一个艺术创造者,‍‍像农民一样持续耕作。‍‍不管怎么样,每年往前走一点,今年比去年进步,‍‍去年比前年进步。

当然这很难,但我愿意带着这种好奇敞开自己去学习

“1001个毕加索——陈雨陶瓷艺术大展”现场

部分展品

《毕加索之二十五》55x36cm 瓷板

《毕加索之六》55x36cm 瓷板

《毕加索之七》55x36cm 瓷板

《毕加索之七十六》55x36cm 瓷板

《毕加索之三百六十六》55x36cm 瓷板

《毕加索之三百五十二》55x36cm 瓷板

《毕加索之四》55x36cm 瓷板

《毕加索之四十一》55x36cm 瓷板

《毕加索之五十六》55x36cm 瓷板

《毕加索之一》55x36cm 瓷板

《毕加索之六百零二》40x93.5x37.5cm 陶塑

《毕加索之六百零七》25x38x30cm 陶塑

《毕加索之六百零一》陶塑32x78x52cm.

《面具系列之一》14.5x7x25cm 陶塑

《静物之二》55x36cm 瓷板

《静物之三》55x36cm 瓷板

《静物之四》55x36cm 瓷板

《静物之五》55x36cm 瓷板

《静物之一》55x36cm 瓷板

《十二生肖之狗》直径50cm

《十二生肖之鸡》直径50cm

《十二生肖之马马》直径50cm

《十二生肖之牛》直径50cm

注:文中图片由人可艺术中心提供。

(本文来源于雅昌艺术网,如有侵权,联系立删

(责任编辑:zgshw)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笔墨之道,本乎性情——继承和发扬国画精髄的林勇逊先生 下一篇:邹洪元:找到自己内心的声音
   
  特别推荐
张觉悟画家博采众长,擅长山水,成为传统方面
画家张华森作品赏析
书法家单国防
孙亚军 | 浅谈国画艺术家梁清兆先生泼墨山水
“龙年贺岁 新春大拜年”——艺术家孙永进
国家一级美术师--殷新建
蜀中画坛一翘楚——陈承基花鸟画作品欣赏
蜀中画坛一翘楚——陈承基花鸟画作品欣赏
贺利娜(紫墨):紫气浩荡,墨生幽香
著名画家舒大文作品欣赏
 
  本月热点
岳继承作品鉴赏
“画罗天下”罗家宽
“清贵”崔如琢:艺术中国梦的知
大家——朱德群
大家王梦庚书画拍卖会记时随拍
邳州曹元伟:一位草根书法家的艺
邱志杰:追忆者的共同体
时锦平——中国山水画名家
陈传席:书画用笔不可太实
赵海昉书画鉴赏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