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时间:2025-04-29 11:22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点击:
次 |
|
最稀有的官窑底款主要集中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特定品类中,以下为综合分析后的结论:
1.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篆书款
-
稀有原因:雍正官窑篆书款本身产量较少,且多为青花或刻印款,而六字篆书款中不带边框的版本尤为罕见。其字体方整,工艺精湛,多见于高端御用瓷器。
-
代表器物:雍正朝仿古瓷或珐琅彩瓷中偶见此类款识,如珐琅彩瓷器的底款多采用此形制。
2. “雍正年制”四字楷书蓝料款
-
稀有原因:专用于雍正珐琅彩瓷器,因珐琅彩本身产量极少,且蓝料款需特殊工艺烧制,存世量不足百件。
-
特点:字体清秀工整,与普通青花款差异显著,多见于宫廷御用精品。
3. “乾隆年制”四字楷书蓝料款
-
稀有原因:延续雍正珐琅彩传统,但乾隆朝珐琅彩瓷器多改用六字篆书款,四字楷书蓝料款仅见于早期少量作品。
-
对比:与雍正款相比,乾隆款笔划更显端庄,早期作品青花晕散现象明显,后期逐渐规范。
补充说明:
-
北宋官窑因窑址未明,其底款真实性存疑,故未列入。
-
南宋官窑瓷器多无款识,或仅暗刻符号,罕见明确年号款。
-
清代其他稀有款识(如体和殿制款)虽具特殊性,但整体存世量高于上述三款。
(责任编辑:zgshw)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