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壶铭,是阐述手艺人心灵的文学艺术,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使光素无华的壶体增添了隽永的情趣,更具有浓厚的书卷气,其中,宫廷紫砂便是极为出彩的一支。

清道光 行有恆堂款平蓋蓮子壺


“宫廷紫砂”这个名词,最先由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专家、学者提出,特指皇帝御用的高档而又精美的紫砂器(包括茗壶茶具、文房用具、雅玩陈设等)。
它们的来源有二:一是由内廷造办处出样在宜兴定烧;二是由地方官根据皇帝的喜好向宫廷进献。

宫廷紫砂精工细作、典雅优美,文化底蕴深厚,代表了当时紫砂制作的最高水平,颇具皇家气派。
故宫是明清两朝的宫殿,故宫博物院有馆藏文物180多万件,能展出的仅占0.6%。而仅有的400余件紫砂器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几乎一生无缘得见。

行有恒堂 紫砂杯
“宫廷紫砂”的铭文,大致可分三类:
皇帝御制的诗文
如:乾隆就命工匠将其《雨中烹茶泛卧游书室有作》等诗和烹茶图一并刻、绘在紫砂壶茶叶罐上;嘉庆御题的诗句“挹彼甘泉,清泠注.....也被镌刻在壶上。

御制壶痴款段泥方壶
这些诗句大多是咏茶的,刻绘于壶上十分贴切。何况乾隆一生嗜茶,爱好诗词,写下茶诗数百首,且都有真情实感。这些皇帝的诗文,再加上精心的刻绘,使宫廷紫砂更显雍容华贵。

清 笨严款御製虚扁壶

王室大臣撰写的铭文
如:曾任湖南巡抚的吴大激,号“意斋”,他精训诂,工篆书,且富收藏、爱紫砂,他曾进献“意斋”款紫砂壶多款,并精心撰刻壶铭,如“润我喉,伴我读,温其如玉”、“待枪旗而采摘,对鼎钣而吹嘘”等等。

嘉道 杨彭年制 陈曼生铭 棋奁壶

杨彭年制 陈曼生铭 棋奁壶拓片
此外还有行有恒堂主人载铨、醇亲王府学馆先生缪嘉玉、甸斋主人端方等。他们的壶铭大都切壶切茗,品位不俗,值得品赏。

清道光 行有恒堂款平盖莲子壶
由名人题铭或选用名人佳句
地方官直接选用进献的砂壶时,往往很注重砂壶的品位,而题铭则在考虑之列。
如:选用曼生、子冶、石梅等文人题铭的砂壶,他们的题铭当然都是精心构撰的佳句;也有选用历代名人名句、茶诗茶句作题铭的,

如:“数片含黄”、“平台留小啜、余味待回春”、“江上清风、山中明月”、“小楼一夜听春雨,一片冰心在玉壶”等这类题铭,都有出处、典故可寻,清新可读值得赏析。


陈鸣远制千载杯拓片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