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紫砂艺术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封面人物
  热门标签: 收藏 专访 上海 收藏,书法,绘画 黄金时代 草书诗卷
 
  主页 > 艺苑评谈 >
 

何家英领涨当代水墨市场

时间:2011-10-26 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11-10-26    信息来源:网络

      2011年艺术品春拍已接近尾声,中国艺术品市场一路走强的大趋势明显呈现。全国各大拍卖公司高歌猛进,天价作品层出不穷,知名艺术家作品指数明显上升。更有欧洲艺博会发布《全球艺术市场报告》称中国艺术市场正在强势崛起,已跃居全球第二位。究其原因,主要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民间财富及游散资金迅速增加。而相对于艺术市场的火爆,国内股市低迷、房市限购、通胀压力增加导致投资渠道相对有限。多方因素相互作用,使越来越多的资金快速转入艺术品市场。艺术品价格被推高,已属大势所趋。     在这季春拍盛宴中,中国当代水墨板块广受关注,显示出强烈的上涨势头与增值空间。其中津派艺术家何家英的作品凭借艺术与市场的最佳结合,不断刷新个人记录,上升到新台阶,成为中国当代水墨单元的一大亮点。对何家英艺术思想和技术上的特点,美术界早已探讨入微,而从市场角度来看也有很多值得我们探讨。     学术高度引领时代   何家英凭借几十年持续创作研究,探索着如何在中西方互动交流的时代格局中构筑中国画的现代形态,引领了中国当代工笔画的复兴。从笔墨语言到题材,特别是关于写实的突破,使工笔画完成了现代转型。并且,何家英善于不断的否定自我以达成更大的进步,这从他开创出全新的写意水墨人物画派的成就里可见一斑。     他的作品成为当代中国画发展的代表,受到了业内权威人士的高度评价,影响着中国众多美术院校,乃至一代艺术家观念的产生,确立了其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也保证了作品的艺术品质。     市场流通数量结构合理   何家英作为当代著名中青年工笔人物画家,一直是艺术与市场双赢的代表。在市场中何家英作品一直被收藏家和投资者青睐,行情一路看涨。十几年中,何家英作品投放数量稳定,价格走势平稳,已建立起稳固市场。目前,何家英在市场中流通作品有限,据不完全统计,写意作品应该仅千余件,工笔作品更是难得一见。而据雅昌艺术网数据显示,何家英上拍为2164件次,与近现代中齐白石20841件、张大千19509件、乃至当代中范曾7146件等名家市场记录上的流通量无法相比。但是何家英流通作品之中件件精到,极少应酬之作,并未受市场左右,数量上也满足了流通需要。作品本身技术难度很高难于模仿,仿品多遭流拍,而真品成交比例很高,显示出强烈的市场需求。     在艺术市场中,很多艺术品在属于一级市场的画廊与属于二级市场的拍卖公司流动困难,大多选择其中一级市场进行交易。但是何家英的作品在这两级市场中一直交易顺畅,凭借作品价格上升幅度的可持续控制与在市场中良好的分布,何家英的作品在画廊、拍卖公司、投资人、收藏家之间交流稳定,流通量大,变现快,换手率适当。近年来,随着更多的资金与关注转入艺术市场,何家英的作品价位快速提升,逐步脱离原来的赠礼需求市场,进入投资平台。     目前何家英作品创出的最高拍卖记录为2010年的890万元,后来又以1600万元被另一位买家收藏。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西方同时代的当代艺术家达明文·赫斯特多件艺术品超过亿元,而中国的曾梵志、张晓刚、周春芽等艺术家的作品也有多张超过5000万元。与之相比,何家英的作品在思想性、艺术性、学术性、技术上都有其独到之处,在价格上却远未达到这些当代艺术家的水平,升值空间潜力巨大。     天津成为何家英主要艺术阵地   2011年春拍,何家英上拍作品数量众多,范围也覆盖了北京、天津、上海、山东、河南、广东乃至港澳。而其中最受市场认可的典型作品如《醉眠花荫》、《丽人百合》、《一支春雪冻梨花》等就有数十件。这类名家的典型性作品在拍场上深受追捧,仍供不应求。而何家英重要代表作品《丽日》也现身拍场,并经激烈竞价,最终以780万元的高价成交。     天津作为何家英的故乡,在本季拍卖中表现突出,仅天津鼎天国际拍卖一家,本场就创下了成交16件过200万元何家英拍品的记录。不仅精品较为集中,而且鉴定机制较为完善,服务与质量有所保证,已形成一定市场优势,成为其主要阵地。 (责任编辑:admin)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书画家郑板桥给儿子的养生家书 下一篇: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进军
   
  特别推荐
宋代画坛高手如林,山水画更是一座文化高峰
书画界两位泰斗明争暗斗起来,简直是昏天黑地
曾翔的硬笔书法,怎么样?
国画里的晚秋,美到骨子里!
两宋花鸟画中最美的那些小鸟
“涨知识”:秦半两、汉五铢和5角硬币,谁最
书法极简史
“〇”算汉字吗?
中国各大博物馆里的镇馆之宝
浅析龚贤“积墨法”与宋人“积墨法”之异同
 
  本月热点
年俗里藏着考古发现
5000多年前玉琮神像一直被模仿
蔡国强:面对艺术史,我正在开启
齐白石的知己:徐悲鸿
史上最能书善画的皇帝是谁?
三步造就“成人漫画”出版链条
点评世界五十大博物馆及其镇馆之
如何衡量花鸟画的价值?
卖的是纸还是艺术?当代中国画坛
书法家的社会责任和艺术品格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