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紫砂艺术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封面人物
  热门标签: 书画 吴冠中 收藏 专访 北京 上海
 
  主页 > 艺苑评谈 >
 

有感于书画家从“案头”到“墙头”

时间:2009-01-21 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棋琴书画作为古时“秀才四艺”,本是文人墨客陶冶性情、相互酬答的交流手段,书画艺术更是旧时文人涵养德行、自娱自乐、把玩清赏的雅兴之举。在过去应该说属于小众的“圈子艺术”。然而,时过境迁,书画家们也变得“与时俱进”了。他们纷纷走出书斋、画室,以异乎寻常的“入世”态度争先恐后地“亮相”于大众视野面前。首先表现为在各种五花八门的大展、大赛上,书画家们为了迎合“展览需要”或“展出效果”,挥毫泼墨创作了一大批适合于“挂起来”的作品。其中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贪大求全”,以“宏幅巨制”吸引观者“眼球”。当你步入展厅,映入眼帘的不乏六尺、八尺、丈二匹乃至更大之作!而过去那种潜心书斋逸笔草草、率性而为的怡情遣兴之作,譬如手札、尺牍、册页等却少见了踪影!的确,“为展览而创作”或“创作为了展览”其造成的“副作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制作的痕迹越来越浓、工匠的成分愈来愈重。此等大作“视觉冲击力”是有了,岂不知作品在“挂起来”的同时,其“人文精神”、“学术价值”与“自娱情怀”也在日渐失落!书画作品从“书斋案头”大阔步地走向“展览墙头”,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长此以往,对书画家而言真不知是幸抑或是不幸 ?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裹挟之下,“全民书画热”,与书画家们越来越具有了“娱乐精神”。“两耳不闻窗外事、潜心向艺搞创作”了。“冷板凳”被抛在了一边,“君子羞为稻粮谋”的古训早被置之脑后,一个个恨不得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出书斋,去占领艺术市场的“最佳制高点”。在某省会城市的“窗口”地段——火车站候车厅与出站口,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映入眼帘的除了那些五花八门的商业广告外,还有一个“独特的风景”:一幅幅被特别放大的身穿唐装、双手抱拳的号称“书画精英们”的“标准像”赫然在目,与周围的商业广告“交相辉映”。不止如此,该市还在其他交通要道上将书画家们的“光辉形象”堂而皇之地挂了起来,并配以“当代中国最具实力和市场潜力的著名书画家”等极具煽情和诱惑力的文字,让人看了不由起疑:是谁让一向不习惯于抛头露面的书画家们竞相“亮相”于大庭广众之中、众目睽睽之下?书画家们衣冠楚楚粉墨登场被“忽悠”成了像演艺界的“明星”一样善于作秀的“表演艺术家”,看来“娱乐精神”真是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啊!说到底,还是名利心在作祟,人被“挂起来了”,心也随之浮了起来,从“案头”走向了“墙头”,还能用一颗平常心来创作吗?


  诚然,在市场经济这只无形的大手操纵之下,每个人都不可能完全免俗。但凡事应有个度。作为书画家而言,再怎么迎合展览、取宠市场,最终还是要用作品来说话。

(责任编辑:admin)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女儿为父当裸模”续:李银河称没啥 伦理专家质疑 下一篇:宋美龄被政名掩盖 擅画丹青曾师从张大千
   
  特别推荐
龙年新春将至——说说故宫里造型各异的龙
“亦师亦友”黄山情
博物馆展览的结语,缘何让人怦然心动?
重视文人画论,看到笔墨里的生命状态
中国画是审美追求更是生活态度
传统画廊的转型之路怎么走?
没有颜色却惊艳至今的绘画
流落日本的14件中国书法真迹
《丝路山水地图》:到底是“地图”还是“绘画
最养人的八个字,你有几个?
 
  本月热点
曾翔的硬笔书法,怎么样?
三步造就“成人漫画”出版链条
蔡国强:面对艺术史,我正在开启
年俗里藏着考古发现
史上最能书善画的皇帝是谁?
点评世界五十大博物馆及其镇馆之
齐白石的知己:徐悲鸿
如何衡量花鸟画的价值?
卖的是纸还是艺术?当代中国画坛
5000多年前玉琮神像一直被模仿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