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黄石,以其独特的材质和文化价值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作为艺术品收藏的重要门类,田黄石的投资和鉴赏价值极高。同时,由于其资源的稀缺性,田黄石的价格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对于收藏者和投资者来说,了解田黄石的特点和鉴定鉴赏方法十分重要。
田黄石其色泽美丽,色彩种类多样,质地温、润、凝、结、细、腻通灵,这种独特的色泽和质地,珍稀难得,成为福建寿山石中的极品,明清文人篆刻之风蔚为流行,田黄石更是其篆刻印章及工艺品的首选石材。古有“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法 。而今,观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023年的田黄石拍卖成交记录,田黄石已达“一两田黄万两金”。田黄石从古至今,倍受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官宦贵族的推崇和追捧,并争相收藏,其投资价值,更是不言而喻。
一、寿山田黄石的产地
l687年,著名文人毛奇龄在其继清代康熙年间著名学人高兆1668年编写的《观石录》之后写成的《后观石录》中第一次提出了寿山石“三坑”分类法(即田坑为第一,水坑次之,山坑又次之),为后人确立了品石的标准。学者龚礼逸在其编纂的《寿山石谱》中,将田黄产地大抵分为四个坂段:“坑头溪与大段溪交汇处为上坂;大段溪至大洋溪为中坂;大洋溪至碓下为下坂;碓下以下为碓下坂”。上坂,又称“溪坂”,近坑头溪水发源处的一段水田,所产田石,多色淡而质灵。中坂,所产田石最佳,色浓质嫩。下坂所产田石,色如桐油,质地凝结。碓下坂,偶见田石,多质硬而粗,色黝黯。但有人发现下坂的“田黄石”质地与色泽更为精美。特别是碓下以下偶见的田黄,质地更为上乘。
据福建省地方标准《地理产品标志·寿山石》(DB35/T 419-2012),传统寿山石是指产于福州市晋安区宦溪镇、寿山乡、日溪乡及连江小沧畲族乡、蓼沿乡现辖行政区域内的一种天然矿石 。而田黄作为寿山石的稀缺珍贵品种,其传统产地只有福州寿山村旁寿山溪及其两侧的水田、沙土中,西起“坑头占”,东至“结门磹”,长约 8 公里、面积约 1 平方公里的区域才是全世界唯一的田黄产区。
二、田黄的开发历史
研究田黄石的开发历史,首先要知晓寿山石的开发历史,因为寿山田黄石是寿山石的一种,是其寿山石的精品、极品。
1957 年,在福州北郊浮仓山发现的前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中就出土数件用寿山石打磨制成的石器。由此可见,寿山石的应用至今已有 5000 多年的历史。
据宋代梁克家《三山地》记述,宋时农民便已开采寿山石。寿山石应用于雕刻艺术源远流长。1954年以后陆续在福州的一些南宋人古墓出土的陪葬物中便发现有寿山石猪造型。
宋代时,寿山石的雕刻艺术就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而元代篆刻家将寿山石引入印材领域,更是将其推上了“印石三宝”之首的宝座,成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均爱不释手的艺术珍品。但是田黄石的发现据方宗《寿山石志》引述施鸿宝《闽杂记》说:“明末时有担谷入城者,以黄石压一边,曹节愍公见而奇赏之,遂著于时。”可知寿山石中最佳品黄石——即田黄,说明当时还未被珍视,寿山石雕看来更未引起人们普遍的注意。到了清代,有关寿山石的著述日多,可寿山石真正名扬遐迩,还是近二百多年来的事。
田黄的真正兴起应当是在康熙年间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那个时期采挖的田黄石材以大田黄为主,主要用于制作印章等。之后大田黄石材开采基本殆尽,只能采挖中小尺寸及形状质地一般的田黄石材。出土文物发现,康熙宗室墓中,也有以寿山石章作为陪葬的。
有这么一个传说:清乾隆皇帝曾梦“福寿田”三字,拆字者指为福建寿山之田黄,便派人搜寻,果得田黄宝石。皇帝祭天时便将它供在案上祭筹,田黄由此身价飞腾,高贵至极。石雕艺人的高手亦从此得以进入宫廷,专事雕艺,称为御工。据末代皇帝说,乾隆皇帝有一套“玺印”,用的就是田黄名石,是当时御工的佳作。
从嘉庆年间至清代结束的一百多年里,在当时挖掘技术条件下,田黄几乎绝产。到了 20 世纪 80年代,受当时国外华侨及台湾、香港商人对田黄收藏热的影响,石农开始以先进的挖掘工具挖掘尚存的田黄,又经历了 30 多年的先进挖掘,可以说传统意义上的田黄(产于寿山溪)现今已很难再挖到了。目前石农手中可能还存有一定量的品质一般的或小的田黄,石商手中也可能有一些存货,但是品相好的田黄极少,并且价格昂贵。如今,为了留下这上天赐予的珍贵稀少宝石,寿山当地政府特别规划出两亩田坑土地作为田黄的产出地进行保护,永久禁止开采。这被称为是“田黄的最后两亩地”,是每个寿山田黄爱好者到产地后一定会去瞻仰的宝地。
田黄是寿山石的极品,因色带黄而得名。它娇小玲珑,到采掘后期,最大的不过上斤,常单独一块藏于水田下的一二米深处,很难找到。采掘者事前往往下定“上穷碧落下黄泉”的决心,有时把田土全部翻转也一无所获,难怪古有“黄金易得,田黄难求”之说。
三、田黄石的应用
1、清人施鸿保《闽杂记》:“闽人言,其初第为乡人取作碌碡等器,明末时有担谷入城者,以黄石压一边,曹节愍公见而奇赏之,遂著于时。”
相传明万曆四十一年(1613),著名学者曹学佺因其在四川任按察使期间“除残去贪”,得罪了蜀王,被罢职回乡。回到福州洪塘之后的曹学佺便做起了文人归隐时最爱做的一件事——建筑私家园林。他在洪塘的妙峰山下建造的“石仓园”。因名为“石仓”,便搜罗各色奇石。一日,曹学佺在信步于城中的时候,与担谷入城的农民相遇,于惊鸿一瞥中看见了老农用来压担的田黄石。
2、明清文人篆刻之风蔚为流行,田黄石更是其篆刻的首选石材
四、 田黄的历史价值
历史上田黄最大的藏家为清廷皇宫及王爷府,能够进入民间的田黄数量极少。那个时期田黄仅仅是小众圈子里的玩物,还没有普及开。而且清廷内务府造办处大量制印,仅康、雍、乾三朝就用掉了绝大多数的田黄存货。清代喜用田黄作为印章料,并且对田黄料及印章形制的要求极高(不得留皮、不得有格、素面章、钮章等)。另外,清代各个时期的权势相斗及外部战乱,也使所收藏的田黄损失惨重,许多田黄被损毁或流失。现在田黄在市面上算是稀缺中的稀缺资源。为此,近年田黄行情高涨,不少国外老田黄回流到国内大鳄藏家手中,也有一部分作为礼物相赠被收藏起来。新田黄(最近几十年所产)大多被制作成雕刻艺术品,被广大田黄爱好者收藏,但是大件极少(大多 10 克以内)。田黄的块度一般都不大,30 克谓之成材,250 克谓之大型材;500克以上为超级型材,堪称稀世珍宝,十分罕见 。
如此稀少的田黄,其价值不言而喻。清代陈亮伯在《说印》中记载:他初入京时,“田黄之佳者,每石一两,价六两至十五两银”,以后更增至“换银四十余两”,可见其价之高。到清晚期,田黄身价更是大涨。曾任清末户部文选司郎中的蒙族人巴鲁特崇彝在《说田黄补》中说:“七两之石 ( 田黄 ),竟得价二千数百元……一枚田黄章,重不过一两四钱,竟以二百五十元取之”。擅写寿山石诗的黄任在《寿山石》一诗中咏叹:“迩来田石踊高价,居奇不肯输强豪。豪家意在索必得,牙侩弋获无遁逃”。郑洛英作《寿山田黄》一诗:“别有连城价,此石名田黄。秋霜老柿子,红意成饴饧”。还有曾元澄所作《以寿山田坑印石持赠冯展云誉骥学使并系以诗》咏道:“吾乡寿山韫奇石,声价重抵璧与琮。三坑月旦谁第一,山水俯首推田中”。以上记载及诗篇,都表明田黄为寿山之首,价格昂贵,亦可见田黄在古人心中的无上地位 。
五、田黄的收藏与鉴赏
田黄石按其硬度不同,分为软田黄和硬田黄。通常将其材质温润凝腻,硬度约为摩氏2-3度的田黄石称为“软田黄”,亦即通常所说的“田黄”。这类田黄主要产于福建福州市北郊寿山村的田坑中,是寿山石中的珍品。田黄石的这一物理性质使其在软质雕刻石中居于第一品。
1、田黄石的鉴赏
鉴赏田黄石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其质地、色泽、纹理以及重量和田黄石的矿物成分。其特点是质地细腻、温润凝腻,具有萝卜纹或橘囊纹等内部纹理。且手感沉甸甸的,有涩感、温感,这是由于其含有脂肪、蜡质的原因。
因田黄的分类较为丰富,每种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价值。在收藏和鉴赏田黄石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田黄。同时,田黄石的价值不仅与其颜色有关,还与其材质、纯净度和工艺(如雕刻家的名气、雕刻工艺及精美程度)等因素有关。因此,在选择收藏田黄石时,应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2、纹理
“无纹不成田”、“无皮不成田”、“无格不成田” 是田黄石鉴别的重要术语,这些术语强调了田黄石在外观特征上的独特要求。但是“格”实际是田黄石的瑕疵,在实际鉴赏过程中无皮、无格不一定不是田黄,更有可能是田黄石中的极品——如田黄冻石。
2.1无纹不成田
田黄石的纹理是其鉴别的关键特征之一。在田黄石的内部,普遍发育似“萝卜丝纹”的纹理,这是非常重要的鉴定特征。田黄内部的“萝卜丝纹”多种多样,发育程度不同,按粗细可以分为条带状、条纹状与细丝状;按形态可以分为直线形、网状形与不规则形;按颜色可以分为白色、黄色与棕色;按透明度可以分为半透明与微透明。因此,“无纹不成田”的说法是成立的,但不能绝对化。
根据相关资料,田黄石的萝卜纹主要有以下几种形态:
此外,田黄石的萝卜纹还有:丝状、网眼状、圆圈状、点状、波状、斑状、鳞状、雾状、泡状、条状和混合状等。需要注意的是,田黄石的萝卜纹并不是特指某一种图形的具体概念,而是对其肌理中所显现的纹理的一种形象比喻,其形态非常复杂多变。
总之,田黄石的萝卜丝纹种类繁多,每一种纹路都有其独特的美感和特点。这些纹路不仅是田黄石的鉴定标志,也是其独特魅力所在。了解这些纹路的种类和特点将会有助于您更好地欣赏和鉴别田黄石。
2.2无皮不成田
田黄石普遍发育石皮,这也是“无皮不成田”这一说法的来源。大多数田黄石或多或少都带有石皮,这是因为田黄在形成过程中,长期埋藏在水田中,形成了不同特征的皮层。田黄石的皮色主要有黑色、白色或黄色等,其皮色与田黄石生长的土质有关。因此,带皮的田黄其石皮也成为了鉴定田黄的重要特征之一。
2.3无格不成田
“无格不成田”这一说法是指大部分田黄石或多或少都带有筋格。筋格实际上是田黄石的裂隙,这些裂隙在地表条件下,特别是水田里,普遍受到Fe2O3溶液的渗入与沉淀,被染成黄红色,故称为红格或红筋。田黄有红格(或红筋)的现象较普遍,这也构成了田黄石鉴定的一个方面,但是这种筋、格实际上是田黄石的一种瑕疵。
3、色
田黄的颜色并不是单一的黄色,从颜色上分为:黄田、白田、红田、黑田、绿田、硬田,其中摩氏在2-3度的田黄石统称为“软田黄”,亦即通常所说的“田黄”。
田黄石并非单一黄色,依其颜色质地之不同可分为:黄田、白田、红田、黑田、绿田,依其颜色组成之不同又可分为:金(黄)包银(白)、银包金、黑包金、黑包银、红包金、红包银、田黄冻等。但是以红田、白田、绿田为珍罕。
3.1、黄田又可分为:
鸡油黄、橘皮黄、黄金黄、批把黄、桂花黄、荔枝黄、熟栗黄、糖果黄、肥皂黄、蕃薯黄,其中,以黄金黄丶枇杷黄最为常见;
黄金黄:这是田黄石中价值最高的颜色之一,各种田黄石皮都有,产在中坂田。
枇杷黄:黄色,不透,比黄金黄稍浅,比桂花黄颜色稍深,似枇杷皮的颜色,产在上坂田、中坂田。
桔皮黄:这是优良的田黄石颜色。
蜜黄、鸡油黄、桂花黄:这些颜色的田黄石质量次于黄金黄、枇杷黄和桔皮黄。
熟粟黄、肥皂黄、桐油黄:这些颜色的田黄石色暗而质浊,属于田黄石的下品。
金裹银是指有黄皮的白田,即外表色着一层鲜嫩黄皮,皮与肉形成鲜明的色彩反差。这种田黄非常少见,多产自上、中坂田,甚是名贵。
3.2白田:
白色田黄,也被称为白田,是田黄石中的一个品种,以其颜色纯净淡雅而著称。
白田黄的色泽并非纯白,多略带淡黄或蛋青色,类似羊脂玉,萝卜纹明显,有红筋,格纹如血缕。以质灵、纹细、格少者为佳品。
银裹金田黄:外表包裹白色石皮,肌理却为纯黄石,酷似蛋白包裹着蛋黄的熟鸡蛋,也出产于中坂,更为稀贵。
3.3黑田
黑色的田黄被称为“黑田”,也被称为“乌鸦皮”或“蛤蟆皮”。黑田的颜色并不是纯黑色,往往带有青绿色,而且表面可能有黑色的小点组成,黑色田黄的分类包括以下几种:
3.4红色田黄的分类
红色田黄是田黄石中的一个特殊类别,因其鲜艳的红色而受到藏家的喜爱。红色田黄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包括颜色的深浅、形成原因以及纹理特征等。
3.4.1. 按颜色深浅分类
红色田黄的颜色可以从浅红色到深红色不等,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桔皮红田:这是一种色如桔皮的红田黄,颜色鲜艳通明,极为罕见。
煨红田:这种红田黄的外层色红如丹枣,表面常有黑色斑块如黑皮,质燥且材小,不如桔皮红田温润。
丹枣红田:颜色深沉,红如丹枣或更甚者,称为丹枣红田石。
3.4.2. 按纹理特征分类
红色田黄的纹理特征也是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桔囊纹:这是桔皮红田中的一种特殊纹理,类似于桔子的囊状结构。
虱卵纹:同样是桔皮红田的特征纹理,类似于虱子的卵状结构。
3.4.3. 按形成原因分类
红色田黄的形成原因可以分为天然形成和后天形成:
天然红色田黄:这种田黄天生就是红色的,非常罕有而珍贵。
后天变色田黄:由于山火或是农人在田地里焚烧稻秸,埋在田地里的田黄石被火气烘烤侵袭,表面由黄转红而形成了红田石。
3.5绿田分类
绿色田黄简称为绿田,是田黄石中颜色为绿色的品种,相对较为罕见。虽然,田黄石本身按色泽可以分为多种类别,如黄色、红色、白色、黑色等,但是,绿色则是田黄石中及其少见的一种。
3.5.1艾叶绿
艾叶绿是寿山石中的一个珍贵品种,其颜色翠绿,如同艾叶一般,因此得名。这种石头不仅颜色鲜艳,而且质地温透精绝,手感细腻如婴肤,石质中甚至含有油脂,给人以端庄秀丽的感觉。艾叶绿石在明朝时被官宦珍爱,被认为是软宝石中的上品,其价值不低于田黄石。这种石头的产量极为稀少,而且无脉可寻,因此被称为“石中精灵”,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3.5.2 田黄石绿
田黄石绿是田黄石中含有较多铁含量的变种,呈现出绿色调,颜色鲜艳明亮。这种绿色的田黄在田黄石中较为常见,但仍然属于较为稀有的品种。
3.5.3. 田黄石青
田黄石青是田黄石中含有较多铜含量的变种,呈现出青色调,颜色比较稀少。这种颜色的田黄在市场上较为罕见,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3.5.4. 田黄石紫
田黄石紫是田黄石中含有较多镉含量的变种,呈现出紫色调,颜色比较罕见。紫色的田黄石在市场上非常少见,属于田黄石中的珍稀品种。
3.5.5. 田黄石褐
田黄石褐是田黄石中含有较多铬含量的变种,呈现出褐色调,颜色较为深沉。这种颜色的田黄在色泽上与绿色的田黄相比,更加偏向于深色调,具有独特的美感。
3.6、田黄冻石
田黄冻石质地细密滑润,透明如冻,故称。是田黄石中的极品,被誉为“石中之王”,主要产于福建省福州市北郊寿山村田坑的田黄石,按色调可分为:白冻、乌冻、黄冻、荔枝冻、粉冻、灰冻、鸡血冻、黑白彩、黄白彩等。色形有团块状、条带状、星点状、云雾状等形态。其质地、透明度、颜色好坏、血度(含辰砂与否及量比、分布)、色泽鲜艳程度以及形态等如下表所示:
3.7硬田黄
硬田黄,也称为硬田莘石,是一种硬度很高的石材,主要用于建筑、雕刻和装饰。与其他石材相比,硬田黄石有以下特点:
3.7.1硬田黄的价格
硬田黄也为一种珍贵的石材,其价格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硬田黄的价格从几百到上百万不等,具体还要看其具体的品质而定。在拍卖市场上,一方几十克重的田黄旧印动辄几万、十几万元,件头稍大的上品,可以卖到几十万、上百万元。此外,如果硬田黄的颜色纯正且杂色少,其品质越好,在市场中越比较少见,所以就会很值钱。
3.7.2硬田黄的功效与作用
硬田黄也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例如,它可以用于治疗儿枕血瘕、产后烦闷等症状。硬田黄的使用方法包括米饮服、东流水服等。此外,硬田黄还可以外用,例如治疗阴下湿痒等症状。硬田黄的主要功效包括凉血活血、止心腹诸痛、利小便、止血、消瘀血等。长期服用硬田黄还可以轻身益气力、延年神仙.
4.质
田黄的品质高低优劣一般以“六德”作为鉴赏的标准,即细、洁、温、润、凝、腻。上品的田黄集凝结、脂润、通透、纯净、细腻为一身,宝光四溢。握于手中,如同婴幼儿的肌肤,温嫩细润。无干燥之感。同时,上品的田黄,纹理美,筋格少而浅淡,如生有皮质层,应求薄而质细者为佳。
细:
含义:指田黄石的颗粒细微,内部结构单一,无杂质或少杂质。
特点:细密的质地使得田黄触感平滑,视觉效果上也更为纯净,无杂乱之感。
洁:
含义:指田黄石表面光滑如镜,色泽纯净,如同孩童的面庞般无暇。
特点:这里的“洁”不仅指物理上的干净,更强调色泽和纹理的纯净度,是田黄高品质的重要体现。
温:
含义:指田黄石的触感温度较一般石材更为清凉,给人以温润之感。
特点:这种温度感是田黄石独有的,与人体接触时感觉舒适,不凉不燥,符合中国人对玉石“温润如玉”的审美追求。
润:
含义:指田黄石表面手感湿度高,摸起来光滑且有含水的感觉,表面反射光泽不浮,向内收敛。
特点:这种湿润感使得田黄在视觉上更加柔和,触感也更加细腻,如同被水滋养过的玉石一般。
凝:
含义:指田黄石的透明度高,冻化程度好,如同液体凝结一般。
特点:凝结度高的田黄在光线下能够呈现出迷人的光泽和质感,给人一种晶莹剔透的感觉。
腻:
含义:指田黄石表面有油之感,且这种油腻感是从石头内部沁出来的,而非人工涂抹。
特点:这种油腻感使得田黄在触感上更加细腻滑润,同时也在视觉上增加了其光泽度和温润感。
综上所述,“细、洁、温、润、凝、腻”这“六德”是评价田黄品质的重要标准,它们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田黄独特的质感和美感。在鉴赏和收藏田黄时,了解并掌握这“六德”的区别和特点对于判断田黄的品质和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5、形
石材或印章以高大方正为优,但在形的方面,宁要小巧而别致的,不要选择大而平庸者。
田黄石的形状多种多样,但大多数都呈现为卵石状。这是由于其在自然迁移滚动过程中,受到了溪水不断冲刷研磨的作用,使得其表面变得光嫩圆滑,没有明显的棱角。
5.1卵石状
卵石状是田黄石的典型形状之一。这种形状的形成是由于矿石在迁移滚动过程中,受到溪水不断冲刷研磨的作用,使得其表面变得光嫩圆滑,没有明显的棱角3。
5.2自然形状
除了卵石状外,田黄石还保留其天然形状。在鉴别田黄石时,首先要看的就是其是否为卵形。如果矿石在脱离母体后经过不断滚动对荐,那么在形成田黄石后,它可能会失去棱角而成为不规则的卵形。然而,在古代雕刻过程中,人们通常会去掉石皮,尤其是对于方章而言。
5.3方章
历史上,田黄多被锯成方章。这些方章年代久远,表面都已“包浆”,古意盎然。这种传世旧品在市场上很少见。由于田黄石长期在人手上、脸上摩挲赏玩的过程中,会受到人体的油脂与温度的影响,从而使石质更添脂润度,石之表面也会增加亮度,火气褪尽,老到成熟。
总之,田黄石的形状主要包括卵石状、天然形状和方章。其中,卵石状和天然形状的田黄石最为常见,而方章则是历史上常见的形状。无论哪种形状,田黄石的共同特点是表面光嫩圆滑,没有明显的棱角。
6、雕
雕工对田黄石价值影响很大,有的时候工的价格能占整个价值的一半以上,尤其是名家的工。
田黄石印章的雕钮和印身比例要协调,雕工要精湛,既有古朴之气,又不失细腻之处。闲章词汇和图案及雕钮图案及纹饰既要蕴含着深刻的故事或寓意吉祥富贵,又要展现出视觉艺术上的独特魅力。
松下高师访友,赵之谦刊作
五、田黄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1、稀有性:
田黄几乎已被开采殆尽
田黄石在历代产量极低,据说宋代以来经过数百年的不断挖掘,寿山村的水田已被翻掘无数次,到目前为止,已挖掘殆尽。而历代挖掘的田黄石,能流传至今的,已成为稀世珍品,进入国内外的收藏机构。流散民间的,皆被藏家所珍藏。
在市场上,田黄石“卖一块少一块”,部分店家收藏田黄石,只供欣赏不出卖。从而更增加了田黄的投资价值。
2、文化价值:
田黄石章由于世间稀少而价格高昂,故有“男人的珠宝”之美称。自明末清初发现并挖掘出田黄石以来,田黄石就成了帝王、显贵、文人墨客苦心追逐和收藏的对象。相传,清初皇帝祭天,神案上每每要供上一方田黄石,以祈“福”(福建)、“寿”(寿山)、“皇”(田黄)。由此可见田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被视为“石中之王”,尤其在文人学士中享有高雅的地位。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增加,田黄的需求量将会不断增长,进一步推动其价格上涨。
3、价格波动与投资风险:尽管田黄的价格不断上涨,其前景依然非常广阔。但其价格的波动会受到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动而影响。
4、市场表现:
“以克论价”是衡量田黄价值相对便捷的估价方式,而具体到不同的藏品,还需要看藏品的材质、完整性、审美价值、历史人文价值等方面综合考虑。
20世纪 90年代中后期,田黄陆续现身全国各大拍卖场。但其价格真正飙升是在2004年。
到了2006年底,田黄价格达到了历史最高,精品田黄每克高达30000元。在香港苏富比 2006年秋拍上,“明17世纪田黄石雕瑞狮纸镇”成交价为4089.28万元,位居历年田黄石拍卖首位。这件田黄纸镇刻有“玉旋”款,为明末清初首屈一指的雕刻大师杨玉璇之作。
2008年,一方重257克的田黄凤钮闲章拍出6874万元,折合每克为2.6万元。此后,精品田黄的价格徘徊在每克2万元到5万元左右。
2011 年北京保利春拍,“清康熙周尚均制吴国祯夫妇自用田黄印章”以2530万元成交;
2012 年全年共上拍田黄石326件,成交245件,成交总额达到3.9671亿元,占寿山石拍卖市场总额的71.2%。
2013年全年印石类专项拍卖中,田黄的总量不超过10公斤,但年总成交额却高达2.26亿元。
2014年5月北京保利春季拍卖一件吴昌硕雕刻的田黄石印章成交价为1380万元。
从这几年的市场表现看,田黄的价格已由“一两田黄一两金”涨到“一两田黄万两金”。有人称,“当前投资,首选田黄”。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