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书已经成为当今书坛现象级话题,尽管这个词充满贬义,但是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创新书家被列入丑书行列,丑书俨然已经成为创新和个性的代名词,所谓的丑书横行也暗示着当今书坛创新氛围浓郁,当今书家都在努力塑造个性,不再满足于复刻古人。

当今书坛被列为丑书大师的几个代表人物包括王冬龄先生、曾翔先生、邵岩先生、王镛先生、张旭光先生等等,都是当今书坛的领军人物和风云人物。

这样的人都被认为是丑书大师,让那些没有进入丑书大师行列的当今书家们显得有些尴尬,没有被骂丑书似乎代表着这位书家还不够知名或者还没有鲜明的个性。

为什么当今绝大多数书家都会被喷丑书,著名书法家张旭光先生曾说过,如果我的书法被所有人都认可,我会认为是失败的,我的书法一定是只有少数认同我书法理念的人和具备一定艺术审美的人认可。

张旭光先生的这种观点并不孤立,而是当今很多书家秉持的观念,书法已经成为纯艺术,书法家注重的是表达独特思想,这种独特思想绝非普通的世俗观念,所以不应该被直观感受到,而需要深入品味和思考,甚至需要和作者深入沟通才能够理解。

所以如果书家的作品得到很多人的认同,就意味着作品没有被注入独特的思想,没有独特的灵魂,没有独特的个性,那么这种作品必然格调不高,必然不入品。

但是张旭光先生的这种观点也意味着书家在刻意背离大众审美,这也许就是当今丑书横行现象的主要原因,书法家主动背离大众审美,而大众又不愿跟从书法家创新的脚步,于是双方的审美差距越来越大。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当今的丑书大师都是一些极具个性的创新名家,他们在忘我的探索中不断远离了大众审美。

当然当今书坛也不乏滥竽充数者,当今也有不少人凭借模仿复制、搞怪出奇试图跻身丑书大师行列。那么应该怎样识别真正的丑书和真正的艺术呢?

这个问题不但对于普通民众是十分困难的,更会难倒一些专业书家,这就是为什么部分自诩为书法家的人也在痛斥丑书。

想要真正的识别真假丑书,只能加强个人的艺术修养,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法的学习,而要更多的涉猎其它艺术门类,更不能闭关面壁,而要拥抱时代,丰富个人阅历。

即便如此也未必真正能够识别真假丑书,那就需要对作者深入了解,了解其书法经历和书法理念,才能够真正了解对方是沽名钓誉还是曲高和寡。

如果这名书者曾经对传统书法有深刻的理解和深厚的造诣,那么他的创新就值得思考。

不过这些要求也许对普通民众来说还是太高,那么普通民众该如何面对丑书呢?

曾经有一则笑话讲的是一只小狗在一个艺术展上拉了一泡屎,结果众多参观者被这泡狗屎吸引,认为这是某位艺术家的作品,从而围绕着狗屎展开了丰富的讨论,甚至忽略了其它真正的艺术品。

有时候艺术和糟粕、高雅和低俗只有一纸之隔,当它能够带给你思考,它就是艺术品,如果不能那就是糟粕,仅此而已。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