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紫砂艺术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封面人物
  热门标签: 书画 吴冠中 收藏 专访 北京 上海
 
  主页 > 书画研究 >
 

米芾说“无往不收,无垂不缩”,到底啥意思?

时间:2022-11-01 10:24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点击:

姜夔在《续书谱》里有一个翟博寿学书法的记载说:“翟博寿问于米老曰:‘书法当何如?’米老曰:‘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此必至精至熟,然后能之”。

姜夔(1154----1221)南宋江西人,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他距离米芾生活的时代(1051—1107)一百多年,应该说对米芾的记载是非常可靠的,因为,像米芾如此详细谈书法的理论,只有对书法非常有研究的人才会非常重视,所以流传到姜夔的耳朵里,也是非常准确的米芾理论。

米芾的这个话是说,笔画是露锋还是藏锋,都要选择好调锋点,也叫用笔“选点”。

笔锋到了“选点”这个位置,就是调整笔锋的位置,能不能写好字,这个点非常重要。

因为书法的艺术装饰性,主要在笔画的起笔和收笔两个位置上。但是,历代书法家的理解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例如元代书法家董内直说:“无垂不缩,谓直下笔,即下渡上,至中间则垂而头圆,又谓之垂露,如露水之垂也;

无往不收,谓波拨处即往当缓回,不要一拨便去。”如果只是以一个竖画为例,那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米芾这句话的书法理论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个书法定律,不妨把它叫做“选点定律”吧。

所以,米芾所指的笔法问题,就不是一个笔画的问题,而是所有笔画的问题。

说实在,我提出“选点”这个说法真的有点太难为大家了,因为真没有人提出过这个词。我也没有想到与米芾的这句话联系起来。

书法“三段论”,即起笔、行笔、收笔。我的说法是,所有的笔画都是由起笔、行笔、收笔这个“三段论”组成的,这是书法基础的基础。

因为起笔有起笔之法,行笔有行笔之法,收笔有收笔之法。除了行笔之法没有“逆笔”和“选点”,起笔和收笔都有两种入笔和出锋的方法。

例如,起笔有露锋入笔和藏锋入笔之法,收笔也有露锋出锋和藏锋出锋两种。

那么,起笔和收笔的入笔和出锋,最后怎么完成“起笔”和“收笔”呢?

这就有个“选点”问题,也可以叫做“调锋点”,为什么不叫调锋点而叫“选点”?因为“选点”描述非常准确。

比如你的一个“收笔”到底是出锋还是藏锋?那么“调锋点”的选择是不一样的,因此,这就不仅仅是调锋这么单纯的问题。

例如,大家讲的“垂露”和“”悬针这两笔法,都有不同的选点“选点”。

我们看第二图所示:赵孟頫写的这个“泽”字的最后一笔竖画,居然用两个“选点”完成了悬针笔法。

其实,不是只有竖画才有“垂露”和“悬针”,如果我们把所有笔画的归类分析,无论点、横、竖、撇、捺,也无论是真、草、隶、篆、行,所有的笔画用笔在起笔和收笔部位,只有藏锋和露锋两种情况。

要么你用藏锋,要么你用露锋,选择正确的用笔“调锋点”,这是写好笔画的关键,所以我们就叫“选点”。这个选点必须准确。

但是,我们发现,由于我们对书法的实践操作和理论论述之间有一定距离,所以,往往会产生“误读”现象。

如果误读纷纷,那么米芾的这个说法怎么会成为一个“选点”定律呢?所谓的定律就是有绝对的方法和规律,才会成为定律的。

例如明代丰坊《书决》中是这样理解的:“无垂不缩,无往不收,则如屋漏痕;言不露圭角也。”

这个话肯定没有大错,例如,赵孟頫的勾法,在勾底就有一个“圭角”,你说赵孟頫的笔法不对了?

所以,由于缺乏理论的概括性,这也是现代书法家对米芾“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批评其概括不全面的原因。


再比如说,明代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米海岳书,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此八字真言,无等等咒也。”董其昌的“无等等咒”,就是公理定律的意思,但是具体如何准确操作?如果没有确切的要领,那就更是如雾里看花了。

我们真的好冤枉米芾。

就是记载了米芾这句话的姜夔也说:“意尽则用悬针,意未尽须再生笔意,不若用垂露耳”。

其实,笔画的藏锋和露锋都是“意尽”也是“意不尽”,因为,意尽意不尽都是感情成分,都是把感情寄托在笔画中了。

这就是说,无论你“悬针”了还是“垂露”了,都是已经尽意了。不存在一个笔画不尽意的问题。

用笔到“选点”位置,之所以要有一个“收缩”动作,就是为了把“起笔”或者“收笔”更精彩的完成,如果没有“收缩”这个动作,笔锋是不会调整到“顺锋”状态的,那么出锋就会没有力量。

这也是为什么书法的笔法最精彩的地方在起笔和收笔位置的原因。因为在“选点”这个位置,笔锋是最好的“中锋”状态用笔自如。

清代刘熙载《书概》中说:“要笔锋无处不到,须是用逆字诀。勒则锋右管左,努则锋下管上,皆是也。然亦只暗中机括如此,著相便非”。

刘熙载的这个解释已经非常接近我们所谓的“选点”的概念了。

但是,还没有把米芾的话演变成一个定律的理论上来。

而且,我们前面也说过,笔画用笔是起笔、行笔、收笔完成的,其中起笔和收笔可以有逆笔,但是,行笔部分一般是没有“逆笔”的。

后来沈尹默先生在《书法论丛》中继续发挥刘熙载的思想说:“我们知道,点画要有力,笔的出入都必须取逆势,相反适可相成,所以必须藏锋”。

因此沈伊默肯定刘熙载提出了:“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

他说:“这与转笔的左右回顾是一致的,自来书家要用无往不收,无垂不缩的笔法,就是这个缘故。无论篆、隶、楷、行、草都须如此”。

我非常赞赏沈伊默先生进一步把用笔规律遍及真、草、隶、篆、行诸体书法。我们也非常赞赏后来提出的“欲上先下,欲左先右”用笔规律。

但是,对书法“三段论”提出以后,也没有做进一步的理论概括。

书法笔画用笔的普遍规律是起笔、行笔、收笔,但是,具体的笔画却各有各的的起笔之法,行笔之法和收笔之法。

因此,我们在学习书法的时候,一定要学会阅读和临摹字帖的具体笔法。比如,隶书的笔法,颜真卿的笔法,米芾的笔法等等。

这样学习书法,才能实现从到位到味道都理想。

而要把书法写好,笔画是核心,笔画的具体笔法就是如何起笔,如何行笔,如何收笔。

尤其在起笔和收笔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分析笔画的“选点”,这是我们对米芾“无垂不缩,无往不收”科学的发展。

这也让我想起董其昌提出的“提按”之说。

董其昌都“提按”之说,同样应该是书法的经典定律,这与米芾的“无垂不缩,无往不收”应该都是一回事。

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总结,用笔到底怎么提?怎么按?这个规律没有具体的操作标准,我们用用笔“三段论”来概括一下提按之说,可以说就有了提按具体的可操作性了。

同样,米芾的“无垂不缩,无往不收”如果有了“选点”这个概念,我们会方便掌握如何选择收缩的笔法。

例如,董其昌的提按说的多繁琐。

他说:“作字须提得笔起,稍知书法者,皆知之。然往往手欲提,而转折顿挫辄自偃者,无擒纵故也。擒纵二字,是书家要诀。有擒纵,方有节制,有生杀,用笔乃醒;醒则骨节通灵,自无僵卧纸上之病。

所谓落笔先提得起者,总不外凌空起步,意在笔先,一到着纸,便如兔起鹘落,令人不可思议。

笔机到则笔势动、笔锋出,随倒随起,自无僵卧之病矣。用笔之法,太轻则浮,太重则踬。

恰到好处直当得意。”其实,这也是董其昌对米芾“无垂不缩,无往不收”的具体实践。

但是,我们从董其昌的临摹作品来看,他也没有完全理解笔法的科学规律,因此,他的提按可以保证他自己写好字,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无法保证他临摹准确,因为临摹准确就是对笔法的科学诠释。

如果把董其昌的提按和米芾的“收缩”都统一于笔法三段论,那么,对我们学好书法就会如虎添翼了。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钟繇小楷结构研究 下一篇:宁拙勿俗,哪些笔法可出“拙意”?
   
  特别推荐
书法5大坎儿,你能迈过几道呢?
山水画中“松树”的人文寓意
这幅作品,标志着“抱石皴”山水样式的正式确
中国画是什么?
中国画是“写意”不是“随意”
中国画的韵味
想画好国画,先搞清这几条
蒲华绘画的笔墨分析
中国画简要解读,花鸟画中“画面层次”的表现
静心感受米芾的用笔
 
  本月热点
日本知名动漫家的人气排名
凌霜飘逸,历代名家笔下的菊
真实与真情:画家韩安民作品欣赏
百万名画拍卖后竟销毁! 被隐藏
“印象派”的世界 您懂么?
震撼到你了么?全国四大书画造假
中国天价写实油画,大开眼界!
写实美女油画
犁春居书画琐谈
中国画新潮和中西文化交融大背景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