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紫砂艺术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封面人物
  热门标签: 书画 吴冠中 收藏 专访 北京 上海
 
  主页 > 书画研究 >
 

回望传统——山西古代艺术考察研究展

时间:2018-11-06 11:56 来源:未知 作者:每日艺讯 点击:
回望传统——山西古代艺术考察研究展

 

回望传统——山西古代艺术考察研究展

策展人:高毅

展览时间:2018年11月2日——9日

开幕式:2018年11月5日下午14:00

展览地点: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美术馆

学术讲座:2018年11月5日下午14:30

主讲人:张宇飞

评议人:付阳华

参展艺术家:高毅、韩佳茜、刘亚琴、张涤凡、樊莲芝、秦少璇、冯雅颂、于琦、彭大倩、金融、邓远豪、付栢成、李雨桐、张静帆、李镜、王鹤锦、杨涛毓

考察日记

观音堂

2018年4月17日,在去往法兴寺、崇庆寺之前,我们先考察了离市区最近的观音堂。

观音堂位于山西长治县紧邻市中心7公里外的梁家庄,据碑刻记载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82年),是集民资修建的一座融儒、释、道三教于一体的寺庙。

清早,我们一行15人乘车驶向这次行程的第一站。约十几分钟,导航语音提示已经到达目的地,却未见有寺庙,眼前是大片残墙断垣,几幢板式高楼立于周围。是一座貌不惊人、规制不大的寺庙安详地静立在残砖片瓦的尽头。

观音堂现存建筑为二进院落,院内建筑古色古香,雕梁画柱,繁复的施金描画大多斑驳褪色,琉璃殿顶仍然熠熠发光,历经时代的包浆,犹如陈酿的老酒,味道醇厚。

观音殿位于二进院内,坐东朝西,面阔三间。一踏入殿内,仿佛进入佛国仙境,满堂塑像红红绿绿、金光闪闪、密密麻麻,东、南、北三面墙壁前筑起齐腰的高台,在屋顶架梁上,圆雕、悬塑、浮雕层层叠叠,从高台上延至屋顶悬梁,大小塑像近六百尊,铺天盖地,扑面而来。色彩红绿为主,金色为辅,斑斓炫目。细看高台正中佛坛上,坐骑之上的三大士菩萨通体金身于,头顶释迦摩尼佛携阿南、迦叶坐于华冠彩云之上;佛右侧悬孔子携众弟子;左侧为老子及道家一众;各家护法仙人穿插于祥云之间。呈现出孔子、释迦、元始天尊等的儒释道同堂而作的圣境。

主尊塑像工艺略显粗糙,通体金身。给人印象深刻,最为精彩的部分是两侧佛台上的十八罗汉,灵动鲜活,各具神韵。这里的罗汉大多笑而露齿,坐姿休闲舒适,或相互交谈之状,或静坐沉思状,动态大多表现为手半抬,头略侧、身略前倾,栩栩如生。罗汉群像中一尊执扇罗汉静静地俯视着前方,面容如皎月般丰满圆润,肉髻高高隆起,象征修得智慧正果。值得注意的是,罗汉的面部左边毁损,鼻子完全塌毁,露出里边的胎泥,左眼划痕明显,似乎一道泪痕留在脸颊,而完好的右侧脸颊,光洁如脂,以慈悲祥和的目光地注视着世间,令人难忘。

回望传统——山西古代艺术考察研究展

 

考察影像 观音堂(明代)

满堂彩云是观音堂的一大特点,彩塑、浮雕、悬塑由呈二方连续式的五彩朵云、单独垂挂的祥云、动感十足的拖尾流云贯穿起来,这些流星云呈上行或下行式平行排列,斜插期间,有非常强烈的动感和形式感,人物身上的飘带、璎珞甚至神骑的毛须都舒卷于风中。屋顶梁柱上以铁棍与木梁衔接,悬挂着一组组稳坐飞流彩云中的神仙,在高高矮矮的悬塑之间,由铁丝垂挂的可爱彩云,像婴儿床上悬挂的叮当响的卡通挂件,层层叠叠,挂满了整个空间,有种飞龙游蛇,腾云驾雾,潇洒流畅的动感。

观音堂彩塑的另一大特点是表现手法的丰富性。它使用了各种技法和材料进行制作,手法十分灵活,不拘于固定模式。

圆塑、悬塑、高浮雕、浅浮雕,插件、堆金沥粉,彩绘,是多种材料与技法融合的艺术殿堂。山西自古时铸铁技艺十分发达,而且大量产铁。这一堂彩塑手法的丰富性也得益于工匠们就地取材,使用大量铁条,铁丝,达到其他地区佛造像达不到的效果。

回望传统——山西古代艺术考察研究展

 

考察影像 观音堂(明代)

几百年来,这座寺庙护佑着这方土地。在我们聚精会神写生时,不时有当地居民进来朝拜,据当地居民讲,在战乱年代,因得观音堂诸佛的护佑加持,村里出去打仗的年轻人没有一人战死在外,都回到家乡。文革期间,为了防止红卫兵的打砸寺庙,村民们自发的在佛龛前建了一堵假墙,把彩塑围在里面,余下的面积伪装成堆放农具的仓库。村民用他们的虔诚和智慧不仅保护了护佑他们的诸佛及各神界仙众,也为我们保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

崇庆寺

建于北宋1016年,位于紫云山腰,是依山一处不大的四合院型制寺院,北有千佛殿,东有卧佛殿,西有三大士殿,南有天王殿。至今千佛殿门前还有两株宋牡丹,初春时节,叶茂枝繁,碧绿的叶子已经捧上了一两朵硕大的花蕾。守寺的是两位个子不高,沉默寡言的慈祥老人。崇庆寺以三大士殿(罗汉殿)最为著名,殿内同真人大小的十八罗汉被称为“宋塑之冠”,佛教艺术瑰宝。这堂罗汉造像是写实与写意结合最为神妙佳作。在唐代塑像雄阔大气的基础上更注入了超群的写实能力,又善于用夸张的手法加以意象性表达。

这十八位罗汉中年长者8位,青年罗汉9位,还有一位笑口常开弥勒罗汉。其中4位为红脸梵僧,其与汉僧的区别在于:汉僧沉静内敛,骨瘦嶙峋,胸前裸露出条条肋骨,脸上的皱纹均以浅浮雕技法,以带有装饰性的图案纹样表现出来,以塑刀代笔,刻画自如,表现一种内在的力量和智慧。而4尊红脸梵僧中,两位着汉服,两位着梵衣。肌肉饱满,气宇轩昂,浓眉黑髯,面部表情夸张。与宋僧对比鲜明。青年众僧,面部如婴儿般圆润纯净,或语、或思、或禅坐入定,表现一种儒禅合一的儒僧形象。

崇庆寺宋塑罗汉另一精彩之处是衣纹的表现,梵衣衣纹行云流水般随形舒卷,如线描中的游丝描,边角翻转有致表现出梵衣柔软顺垂,布料轻薄的质感和动感,起到动静相宜的装饰性效果。儒僧的袈裟则褶皱稠厚,垂于身前的翻迭的衣褶疏密有致,既概括又写实,有一种触手可及的真实感。

这些精美的罗汉造像,一改人们所见罗汉怪诞不经,不修边幅,疯癫丑陋的印象,罗汉是修行得道的高僧,在佛教中是得到“阿罗汉果”的圣者,是释迦涅槃后,未来的弥勒出世之前这一阶段的救世者大智慧者。宋代佛学家意识到,只有把儒家的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等纳入佛教之中,让佛理与中国本土文化结合,才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宋代思想家也主张援儒入佛。加之宋代出现的市井文化。市民阶层不断壮大,极大推动了世俗文化的发展。罗汉作为世间慧者,没有佛那样高远难及,因此受到民众的信奉,罗汉信仰在宋代得以流行,达到宗教性与世俗性的完美统一。在宋代佛教艺术中,佛造像接近真人比例大小,不像唐代佛像体量高大,更加平易近人。

感慨如此高超的艺术珍品藏于乡野村间,无人问津,可惜九十年代初遭盗抢、毁坏,损失宋元明彩塑15尊之多。祈祷这些前人的创造智慧,全人类的艺术财富能得到国家、民众的进一步保护。

法兴寺

法兴寺距离长治近一个小时车程,这座创建于北魏的寺院,经唐代易新更名,至宋代始称法兴寺,并重建圆觉殿。圆觉殿的宋代彩塑是法兴寺最重要的文物之一。

法兴寺的文物保护管理非常严格,步入大殿两步有余,手指粗的铁栏杆一人多高挡在面前,使人不能近前一步。空间极小的门内,管理人员看守着禁止参观者拍照。本想对写临摹的可能性也不大。透过栏杆向里望去,殿内进深宽大,当中一尊佛左右两弟子、身前二菩萨、最前面两个武士。从左至右沿山墙一人多高(高度1.5-2.1米之间)的十二圆觉菩萨坐在束腰须弥座之上,端庄宜人,若思若语的神情令人锁步难移。最终,我们还是隔着铁栏杆从早晨一直画到晚上六点闭馆。

回望传统——山西古代艺术考察研究展

 

考察影像 法兴寺(宋代)

十二圆觉的造型特点遗有唐风兼具宋貌,与其他塑像有所不同。它既有唐的圆润饱满,雍容高贵之气,又有宋的雅致细腻,平易近人。菩萨的面部塑造尤为精美,鼻梁高挺而隽秀,鼻头略呈悬胆,鼻骨与与双眉相连,划出两道完美的弧线,在脸部正中打造了一个完美的Y字形,形成眼眶又宽又长,眉如初月的面相。既符合佛的八十种相好的标准规制,也是人性美好的基本之姿。面部肌肤呈白瓷般质感,让我们体会到传统彩塑“塑容绘质”之工序。首先在泥胎上先刷明胶,贴敷绵纸或细布,反复敷贴压磨,然后再罩上一层混有胶质的白色含有云母、高岭土、白垩的颜料来刷涂。形成今天我们看到瓷光质感。在素白底子上面用墨色勾画出低垂的双眼,最为动人,侧看眼微微俯视,眼尾上划,余韵延及耳轮上沿。有笔断意连之势,眼内黑白分明,细若游鱼。两颊丰满圆润,多一分则肥,少一分则枯。嘴角下抿,笑意尽显。既有慈母般的温婉,也体现出一切诸善福德的具足之相。正感慨如此精美的艺术出自何人之手?幸得法兴寺文物管理所所长张宇飞先生赠书《佛影》中载:“雕塑家史延春先生2000年在修复法兴寺彩塑时,在原塑内骨架上发现题记:高平县丹青:祖父常永,父常嵩,男常斌,全后殿塑像并诸天、十王。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十二日记。 北宋政和元年即1111年6月15日所立的《新修圣像之记》碑记录了“塑匠人冯宗本,画匠人陈道荣、吕荣”的名字。从彩塑的水平来看,碑刻记载的工匠无疑是当地塑工高手。

玉皇庙

玉皇庙距晋城13公里,地处平原,紧邻一个小村,不远处有个煤矿,通往玉皇庙的路上停满等侯运煤的卡车,煤屑把路铺成黑色。

据碑刻记载,隋时这里就建有观寺,内设三清神像,北宋时在原址上重建,题“玉皇行宫”。其间屡遭战火,元代(1335年)重建,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道观。寺观内集宋元明三代道教彩塑300余尊,展现了庞大的道教神祗系统,是中国供奉神灵种类最多的道教庙宇。玉皇观为四进院落,后院西廊庑下神殿内供奉的二十八星宿群塑是现存彩塑的稀世珍宝。将中国艺术中的写实与写意,艺术的想象与象征结合得最为奇妙。

中国古老文明智慧中早就有用本是分列于星空四方的星群,来区划日月运行规律,计算历日用的天文学术。民间利用此法预测气候的变化,预知事物的发展规律,帮助民众趋吉避凶,摄护国土,是人类与自然交流中总结的智慧结晶。

二十八星宿的神秘与博大精深,历史上被一一予以人化,南朝史学家范晔二十八将论:“中兴二十八将者,前世以为上应二十八星宿,未知详也,然咸能感会风云,奋其智勇,称为佐命,亦各能之士也。” 因二十八将与二十八星宿数字的吻合,把它与史实列传中的人物联系在一起。而唐初星象学家袁天罡把二十八星宿与二十八种动物联系到一起。也有善本将二十八星宿描绘成人身动物头像。晋城玉皇观的二十八星宿,是把不同年龄的男女人物形象与动物形象巧妙结合起来。

回望传统——山西古代艺术考察研究展

 

考察影像 玉皇庙(元代)

刚刚参观完法兴寺、崇庆寺,宋塑精致高逸的形象还在眼前,而这间进深不大的二十八星宿神殿,给人的感觉像进入了铁栏桎梏的牢房,仅有的小窗被纸封住,光线异常昏暗。三面高台之上立着二十八尊男女神像,各具神态。那活泼生动的眉眼,欲坐还起的姿态,举手投足生动有趣,呼之欲出。

回望传统——山西古代艺术考察研究展

 

考察影像 玉皇庙(元代)

有人把二十八星宿推测为宋代遗存,也有论定其为元代民间巧匠所为。据资料记载,仅上党地区,长治与晋城相隔百余里,商业发达,寺观林立,工匠众多,技艺精湛,有一支庞大的技艺高超的画塑手艺人群体。晋城周边素有“九头十八塑”之称,世世代代传承不息,能出此神品也是必然。令人惊叹的是,这些艺术工匠把佛、菩萨、罗汉以及神仙的次第境界表现得如此恰当,神态气韵也各有不同。诸佛造像依仪轨规范而制,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而其他神仙却无拘无束,女仙发式或散发披肩或向上直立,或高盘发髻,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男神或戴帽,或飘发脑后;面色或红或白,白者除了服饰略施彩色,肤色连同头发,嘴唇白津津如漂去颜色,只有镶着黑琉璃的眼珠,使眼睛黑白分明。二十八星宿中几尊女仙的塑造更为精彩。左边第一尊的轸水蚓微张的小嘴,露出白齿,似说非说,似笑非笑。那造型与日本浮世绘的人物画中嘴的造型和动态极为相似。悬胆鼻,樱桃嘴,嘴角两边一坨微微隆起的笑肌,下眼敛被卧蚕覆盖,推起一个下弯的笑眼,越看越生动。众神身边的动物与人物有着一呼一吸的关系,人物的举手投足,动物的顺随态势,自成气韵通流的气场。整体二十八星宿神,姿态有动有静,面部表情有张有弛,极具艺术感染力。我们在昏暗的“牢房”里画了一整天,画本身并不是目的,而用笔去触摸每一个细节,去体会每一个造型的精妙之处才是真正有收获的。

回望传统——山西古代艺术考察研究展

 

考察影像 玉皇庙(元代)

走出二十八星宿的西廊厢房,已经临近闭馆时间,除了玉皇殿及二十八星宿殿开放外,其余东西厢房大门紧锁,不向游人开放,更加激起我们想一探究竟的好奇心,经过一番周折,工作人员一一打开让我们参观:三垣殿、四圣殿、十二辰殿、蚕神殿、禁药王殿、五道殿、六瘟殿等等民间崇拜一应俱全。

最后走进供奉着玉帝太尉御林军统领塑像的太尉殿。如此夸张变形的造型,一改我们对古代艺术规范程式的偏见。几尊一人多高的威武兵将,眼大而突出,眼大到占脸部一半的面积,完全不受现实中比例的限制,让人联想到日本漫画里的大眼美少女。凸起的白眼球如解剖图中的眼部分解图,上镶一粒正圆的黑琉璃。整个口轮匝肌紧张地向上收紧,双颊鼓起,收腹提肩,表现气运丹田的力气灌满全身。两个胳膊肘外翻,朝向观者,支在岔开的双腿之上。惊叹古人对于力量表达的“神造型”。其力大无穷,威武无敌的神态超出现实体验。在表现神道众仙的塑品上,古代工匠充分发挥了想象力。《韩非子》一书中,提出画犬马难,画鬼魅易的论点,认为犬马代表可参照之现实之物,是否相像自有论断,鬼魅现实中无迹可寻,因而易。这一理论对后世绘画的影响很大,至今仍用来评价绘画或雕塑。实则,状物容易,画人心中的想象之形难。中国艺术贵在写神,欧阳修、沈括、苏轼都强调形神之间,贵神而不弃形,写形比写意容易的观点,特别是北宋欧阳修首先推翻了韩非的观点,认为“以为画以形似为难,鬼神人不见也。然至其阴威惨淡,变化超腾,而穷奇极怪,使人见辄惊艳,及徐而定视,则千状万态,笔简而意足,是不亦为难哉!” 中国的神话传说又是如此丰富,尽管神鬼无形,中国艺术的传统从来没有走上抽象的、模糊虚妄的视觉之路。历代画论、累世经验中探讨的是如何在写实的前提下表达传神之韵。顾恺之的传神理论,民间的《画决》、《塑决》决定了中国艺术一脉相承的文化精神。

夜色降临,殿内极其黑暗,随行的孙博手持两手机,一只打在塑像上,一只照在我速写本上,这几位将士虽然威武,但并不可怕,塑像头上的帽饰投在后墙上的影子,现出萝莉的可爱发辫,大家在极为满足和愉快的心情下结束了玉皇庙精彩的一天,也在匆匆之中记录下这些精彩之作。

铁佛寺

山西高平的铁佛寺因曾有的铁佛而得名,而今只有泥塑.有传,解放后被回炉融化,我们已经不能想像铁佛的昔日风采。但在后来去的临汾大云寺中,还可以看到铁铸佛工艺。铸成于武则天时代的大云寺铁佛头,高6米,直径5米,重达6吨,曾有日本僧人远渡重洋来此朝拜的大云寺,因毁于清康熙年间的地震,如今寺院已经面貌全非,荡然无存。而藏铁佛头的六层方琉璃塔依然矗立。一层塔内,用生铁一次性铸成的铁佛头也幸存下来,使我们能够见证武则天时期的佛教之兴盛,古代铸铁工艺之发达的力证。历朝历代,但凡含金银铜铁的文物都难逃融化之厄运。石雕或被民间断取为建筑石材。唯有泥塑,因其材料廉价不可复用,幸存至今。几年前在敦煌闻听,常书鸿院长在20世纪70年代,截获一火车正要运往内地熔化的铜佛,他们保护起来,今天在敦煌的博物馆里成为镇馆之宝。尽管时世动荡,仍有不少有识之士,作出抢救文物、保护文物的壮举,令人敬仰。

藏于农家院的铁佛寺是此次考察的意外收获,感谢长治丁校长的帮助,使我们看到不曾对外开放、难得一见的艺术瑰宝。

在文化局工作人员引荐下,我们一行走进一个普通的农家院,院子主人—一位农妇一边掏出拴在腰间的钥匙,一边介绍说自己嫁进这家土改时分的院子已经三十多年。当她打开了正殿两扇尘封厚重的大门,殿内光线昏暗,满屋彩塑拥挤在一起,落满灰尘。一个另类的彩塑二十四尊诸天群像扑面而来,塑高三米的文武诸天像站在一米高的地台上,俯视着来者。让我们仿佛超越时空般进入了虚拟世界。

彩塑有男有女,男分文武,武者呲牙咧嘴,琉璃眼珠外努,髯发冲冠,文者恬静睿智,女像和颜悦色。头冠火焰、配饰飘带极其繁复,飘然灵动。特别是武将盔甲,细节逼真写实,达到工不厌精的高境界。

回望传统——山西古代艺术考察研究展

 

考察影像 铁佛寺(明代)

门外投进的一束阳光,打在沉落墙角的一尊残毁的佛头上,半张脸上一只微睁的眼,半个唇,上唇曲线优美,下唇宛若一段“荷兰豆”式地两瓣凸起,透露出的美无法言说。

慢慢品味铁佛寺彩塑之后,还可发现其大胆地夸张、变形,工艺繁复极具表现力。最有说服力的是武将的一双脚,如钉耙般扒住地面,脚趾扇形散开,骨节向后绷起,将武士的“力气”全部灌至足底。把中国这种“力气”的阐释表达得淋漓尽致,与西方雕塑通过饱满结实肌肉表现的“力量”完全不同。中国造型艺术从不以解剖角度来理解所画人物,不以解剖死人来获取对人外在形态的认识,但是我们以解剖的知识来观察古人的造型,却是完全符合人体的解剖和结构,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写实来自于对事物的长期观察,使对象具有直至实质本源的抽象性和观念性,通过概括提炼,表达主观的感受而不是客观地模仿。中国造型语言较之接近自然、再现自然有着更高的要求,写神不写形。这种不以僵死之躯作为了解人体结构的出发点,更具有表达的主动性。正是中国艺术造型中也是在中国文化中推崇的虚实相生,重虚不重实的艺术特征。

回望传统——山西古代艺术考察研究展

 

考察影像 铁佛寺(明代)

梁思成在佛教的历史中这样论述明清雕塑:明清两代是中国雕塑史上可悲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雕像,一没有汉代的粗旷;二没有汉朝的古典妩媚;三没有唐代的成熟自信;四没有宋代洛可可式的优雅。雕塑者的技艺蜕变为没有灵气的手工劳作。” 估计梁先生没有到访过铁佛寺吧。

青莲寺

在阴雨朦朦的天,开车上青莲寺是最有韵味的,青莲寺位于硖石山巅,青山环列,云雾渺渺。远远望去,一簇精致的寺院点缀着山峦,与周围的崇山峻岭融为一体。

古有“晋魏河山第一奇”,“隋唐佛都青莲寺”之称的青莲寺,因其历史悠久,佛教地位最高而具盛名。该寺创建于北齐(公元552年),历经隋唐宋金明清至今,是我国现存三处唐代寺观彩塑之一。主尊弥勒菩萨是现存唯一的具有典型唐代风格的垂腿弥勒像。寺内存有历代碑碣、石雕、各时期的建筑。其中唐宋彩塑为我国彩塑艺术之瑰宝,具有弥足珍贵的艺术和文物价值。可惜正值唐塑及罗汉殿修复之时,只见正殿唐塑周围架起脚手架,偷窥一二已能感受唐塑之丰肌秀骨的气韵。存有宋塑的罗汉殿因也在修复中而未得一见。遗憾的是,半年之后,已闻宋塑罗汉及唐代彩塑被过度修葺焕然一新。想来古人的气息渐渐远去,微弱如丝了。

尽管写生临摹青莲寺的唐宋彩塑未能如愿,但古寺的气息却令人流连忘返。雨后的寺院寂静无声,地面的青石板散着幽蓝的光,我们静静地听着驻寺焦居士讲述青莲寺的故事,1400年的古银杏树、子母柏的神奇、石碑的碑记内容、藏经阁中已经失传的贝叶轻功的传说。特别是藏经殿前两尊隋代的石狮,极简的造型,线条曲直相应,造型古拙简略,堪称石狮艺术性最高之作。这些与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同时代的雕塑,同样散发一种古制朴拙之韵味,唐代之前的艺术造型审美延续汉代遗风。虽然文献中很难找到有关此时期雕塑的论述及评论,但从这些遗迹中,仍可以揣摩古人的气魄深沉,以简约造型追求宏大的精神诉求。

文 | 高毅

考察作品

回望传统——山西古代艺术考察研究展

 

高毅 崇庆寺十八罗汉之一 42x30cm 纸本 2018

回望传统——山西古代艺术考察研究展

 

高毅 玉皇庙二十八星宿之二 42x30cm 纸本 2018

回望传统——山西古代艺术考察研究展

 

高毅 玉皇庙二十八星宿之一 42x30cm 纸本 2018

回望传统——山西古代艺术考察研究展

 

高毅 法兴寺十二圆觉之一 42x30cm 纸本 2018

回望传统——山西古代艺术考察研究展

 

韩佳茜 法兴寺十二大菩萨之二 60x50cm 绢本综合 2018

回望传统——山西古代艺术考察研究展

 

金融 舍利塔·法海寺 45×29cm 纸本设色 2018

回望传统——山西古代艺术考察研究展

 

张涤凡 印 68x46cm 纸本水墨 2018

回望传统——山西古代艺术考察研究展

 

张涤凡 速写-玉皇庙二十八星宿 42×30cm 纸本 2018

回望传统——山西古代艺术考察研究展

 

樊莲芝 宿 23x74cm 绢本设色 2018

回望传统——山西古代艺术考察研究展

 

冯雅颂 ARHAT-Ⅱ 66×33cm 纸本水墨 2018

回望传统——山西古代艺术考察研究展

 

于琦 密迹金刚 50x80cm 纸本设色 2018

回望传统——山西古代艺术考察研究展
(责任编辑:zgshw)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真实与真情:画家韩安民作品欣赏 下一篇:日本知名动漫家的人气排名
   
  特别推荐
书法5大坎儿,你能迈过几道呢?
山水画中“松树”的人文寓意
这幅作品,标志着“抱石皴”山水样式的正式确
中国画是什么?
中国画是“写意”不是“随意”
中国画的韵味
想画好国画,先搞清这几条
蒲华绘画的笔墨分析
中国画简要解读,花鸟画中“画面层次”的表现
静心感受米芾的用笔
 
  本月热点
日本知名动漫家的人气排名
凌霜飘逸,历代名家笔下的菊
真实与真情:画家韩安民作品欣赏
百万名画拍卖后竟销毁! 被隐藏
“印象派”的世界 您懂么?
震撼到你了么?全国四大书画造假
中国天价写实油画,大开眼界!
写实美女油画
犁春居书画琐谈
中国画新潮和中西文化交融大背景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