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紫砂艺术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封面人物
  热门标签: 收藏 专访 上海 收藏,书法,绘画 黄金时代 草书诗卷
 
  主页 > 金石篆刻 >
 

重庆:全国60印象·篆刻提名展

时间:2008-07-01 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来源;四川美术网

 白驹过隙,光阴如电。回望漫长的时光之河,十年不过一瞬;若以人生百年的尺度来丈量,十年或许是值得纪念的。
  “60印象”,从二十世纪这株大树切下一个片断,好似树木的道道年轮。它记录了那个十年的风雨沧桑,作为时间的标本,有着特别的意义!

  如果说“十年树人”,我是60年代几乎全程的经历者。

  那是个红色的年代、激情的年代、动荡的年代,那是我们成长的年代、彷徨的年代、思考的年代。在传统文化薪火几近断绝的“文革十年”之后,我于1983年才平生第一次接触到古代印谱的印刷品,于1985年通过函授培训了解篆刻究竟是怎么回事儿。那时节,我们一代人都曾经如获至宝地惊艳过,如饥似渴地学习过,如痴如醉地倾慕过。承先贤未了之情,仿佛眼前一座殿堂打开了大门……那时我们依然贫寒,却是心灵的富者。

  此地此时,那个十年诞生成长的人们已临不惑。让我们珍重“60印象”这一次偶遇,共同捡拾过去,开启未来,抒写又一个充满希望的十年。

  这是“全国60印象·篆刻提名展”参展作者之一蔡大礼写的一篇个人化色彩极强的《十年(代前言)》,读来令人难忘。当代篆刻之有今天的繁荣局面,与上世纪六十年代篆刻家群的集体努力密不可分,除了最顶尖的几个篆刻大腕,活跃篆刻一线且有影响力号召力的篆刻家差不多都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60印象”无论于创作理论层面均主导着篆刻前进的方向,哪怕是以高水准的人数而言,“60印象”也稳坐头排交椅,所以,哪个地区的“60印象”人才多,哪个地区的篆刻事业就蓬勃发展。“60印象”与“50印象”有着相似的经历,他们之间有着更多的共同语言,比较“70印象”“80印象”,“60印象”的成熟自不待言,但从篆刻活动的操作层面来看,纯粹打着“60”旗号的几乎没有,即便是地域性的篆刻活动仍一样如此。尤其不易的是,“全国60印象·篆刻提名展”居然发生在重庆,因为通常情况下,开风气之先的书法篆刻创意活动应该在江浙京豫鲁粤。翻开记录,重庆的这次“60印象”有点出其不意,然仔细一想,巴渝文化底子厚重的重庆拥有四川美术学院、西南大学这样的人文艺术王牌,搞一点类似“60印象”的手笔实在平常不过,只要走进重庆感受一下它的商业饮食交通,就会确信它是一个开放的内陆之都,包括它的文化艺术同样焕发开放的魅力。国内篆刻界给予“60印象”极高期望,刘江、言恭达、何应辉、王镛、韩天衡、李刚田、黄惇、徐利明、崔志强、熊伯齐、刘一闻、赵熊纷纷题贺,“取精用宏,古穆典雅”,“不惑年代,金石开怀”等题句代表了前波推后浪的不吝之誉,而“60印象”作品中展露的自信、智慧、大方、稳健也代表着上世纪六十年代篆刻家的自我人生。一个篆刻家与篆刻为伍是一种怎样的生活?一个篆刻家一旦脱离篆刻又会意味着一种怎样的生活?篆刻能在多大程度上进入日常生活?篆刻一旦能够进入日常生活,那篆刻又会怎样影响日常生活?就像奥运北京的中国印,它在篆刻传播领域史册上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是徽标设计师借鉴篆刻因素传承与探索的结果,于是,“传承与探索”自然成了“全国60印象·篆刻提名展”学术研讨会的主题,实际上这个命题可以作为篆刻艺术的永恒命题作永久研讨,唯“传承与探索”,篆刻艺术才会花开花落,轮回不绝。

  6月20日,“全国60印象·篆刻提名展”如汤底麻辣的火锅在重庆沙坪坝区文化馆6楼展厅开涮,重庆市有关方面领导以及主办单位重庆市文联、中国书协篆创会领导,《美术报》、《中国书法通讯》等专业媒体记者,参展篆刻作者代表,重庆、四川参观者数百人出席开幕式。

  6月21日,展览承办方专门安排外地来宾游览了重庆唯一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大足石刻,大家都为大足石刻能在汶川大地震中不受任何损坏而庆幸,同时为其精湛摩崖造像而倾折。

(责任编辑:admin)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象牙雕刻的技法及风格 下一篇:当代篆刻艺术品升值潜力较大
   
  特别推荐
重审和田玉最具争议的问题——产地
和田玉“迷”之评价指标——肉眼可过灯
现代赏石是对传统赏石的超越吗?
黄与红,蜡石的灵魂之色!
致广大,尽精微——和田玉鉴定重构
如何鉴别一般石和精品石?
赏石,是综合多门类审美和文化的艺术
说说山形石的赏玩
高古玉典型特征鉴别方法,极佳的捡漏技巧!
地方博物馆的历代古珠
 
  本月热点
从赵之谦拍卖1200多万印章的高清
“凤城刀客”张文国金石篆刻
关于秦始皇帝「书同文字」的新知
“印从书出 ”浅说
中国各省珍稀宝玉石,看看你家都
2018和田玉收藏市场将会有哪些变
南京千年麒麟石刻风吹日晒处境忧
闲章不闲
书法篆刻的传统与创新
陶瓷印创作谈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